新闻资讯
联系我们
电话:027-83887007(808)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京华国际B座10层

请关注官方微信
工业废水处理装置中的废气治理措施
作者:admin 上传时间:2025-03-28 浏览次数:次 返回上级
工业废水处理装置中的废气治理措施需根据废气成分、浓度及排放特点,采取针对性技术组合,并结合源头控制、过程收集与末端治理等多环节协同管理。以下是具体的治理措施及技术分析:
一、废气类型与来源
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以下类型:
- 恶臭气体
:主要成分为 H₂S、NH₃、甲硫醇等,来源于格栅、调节池、厌氧区及污泥处理工段。 - 有毒有害气体
:如 CO、氰化氢、Cl₂等,可能引发窒息或腐蚀危害。 - 有机废气(VOCs)
:包括醛类、苯系物等,来自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及危废暂存环节。 - 无机废气
:如 SO₂、NOx 等,多由燃烧或化学氧化过程产生。 - 酸雾 / 碱雾
:常见于酸碱中和或化学沉淀工艺。
二、废气治理关键技术
1. 源头控制与工艺优化
- 密闭化设计
:对格栅、污泥脱水间等高污染工段加盖密封,减少无组织逸散。 - 微生物代谢调控
:优化废水处理工艺参数(如溶解氧、停留时间),抑制 H₂S 和 NH₃的生成。
2. 废气收集系统
- 分区分级收集
:根据废气浓度差异,采用整体密闭(如地下污水处理区)与局部集气罩(如污泥脱水机)结合的收集方式。 - 风量控制
:按构筑物容积的 6 次 / 小时换气次数设计风量,兼顾收集效率与能耗。
3. 末端处理技术
- 吸附法
: - 活性炭吸附
:适用于低浓度 VOCs 及恶臭气体,可回收部分有机物。需定期更换活性炭以避免二次污染。 - 分子筛吸附
:用于特定极性有机物的选择性去除。 - 吸收法
: - 碱液喷淋
:有效中和 H₂S、NH₃等酸性或碱性气体,去除效率可达 80%-90%。 - 氧化吸收
:采用次氯酸钠等氧化剂降解硫醇类恶臭物质。 - 生物处理
: - 生物滴滤塔
:利用微生物代谢分解恶臭成分,适用于低浓度、大风量废气,运行成本低但需控制湿度与营养供给。 - 生物滤池
:填充有机填料(如树皮、堆肥),处理含硫、氮化合物的废气。 - 催化燃烧法
: - RTO/RCO
:处理高浓度 VOCs(>3000mg/m³),燃烧温度 250 - 400℃,净化效率>95%。 - 光催化氧化
: - UV 光解
:结合 TiO₂催化剂降解 VOCs,适用于复杂组分废气,但对湿度敏感。
4. 组合工艺
- “碱喷淋 + UV 光解 + 活性炭吸附”
:分步去除酸性气体、VOCs 及残留异味,适用于混合废气。 - “生物滴滤 + 干式过滤 + 活性炭”
:生物处理为主,活性炭保障尾气达标,适合医药行业。 - “冷凝 + 吸附 + 焚烧”
:针对高浓度有机废气,先回收溶剂再彻底分解。
三、行业应用案例
- 石化行业
:燕山石化采用焚烧炉处理高浓度臭气,检修期切换至热氧化器,确保连续达标。 - 制药行业
:江苏迪赛诺项目通过 “酸喷淋 + 碱喷淋 + 活性炭” 处理含氨和 H₂S 废气,排放浓度低于《恶臭污染物标准》限值。 - 电子行业
:深圳某企业改造污水处理站,采用 “生物滴滤 + 活性炭” 工艺,NH₃减排量达 90%。
四、排放标准与运维管理
- 排放标准
: - 恶臭气体
:执行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14554 - 93),H₂S≤0.06mg/m³,NH₃≤1.5mg/m³。 - VOCs
:参照《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》(GB 37822 - 2019),非甲烷总烃≤60mg/m³。 - 颗粒物
:重点区域执行≤30mg/m³(工业炉窑标准)。 - 运维要点
: - 定期更换吸附剂
:活性炭每 3 - 6 个月更换,避免穿透。 - 监测与预警
:安装在线监测系统,实时监控 H₂S、VOCs 等关键指标。 - 危废处置
:废活性炭、污泥按 HW17 类危险废物管理,交由资质单位处理。
五、技术选择建议
通过上述综合治理措施,可有效降低工业废水处理装置废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,同时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。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工况进行技术经济比选,并注重全生命周期的环境风险评估。